今年45歲的徐亮,從事臨床工作近20年,并多次在海外及國內省部屬醫院進修重癥醫學專業,如今已經成為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癥醫學科的中流砥柱。
?
重癥醫學科(ICU),被稱為守護危重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當患者被推進ICU,往往是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刻,醫護團隊需要快速決策,并在第一時間診斷和治療。
?
作為重癥醫學科主任、黨支部書記,徐亮每天都在和死神展開較量,在時間、人員、設備上,給予患者最“精心”的保護:
進來的患者都是生命垂危的,包括器官衰竭患者、嚴重感染患者、嚴重并發癥患者等,無一不是在生命線上掙扎。可以說,進ICU,是患者的最后一道保障。
徐亮說,ICU就像是人生一個突然的急剎車,有的人挺過來了,會更明白什么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
?
?圖丨徐亮正在查房
?
在ICU病房,患者常常處于昏迷的狀態,再加上家屬無法探視照顧,需要醫護團隊24小時持續監護,包括心率、血壓、心電、脈氧、血氣、體溫、尿量等全方位完善的監護體系,才能夠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陳緒池介紹,長期以來,在徐亮的影響下,整個科室已經形成了非常濃厚的人文關懷氛圍:
在平時的工作當中,他除了重視治療病人的疾病之外,還非常重視人文關懷,包括病人和家屬。其實,人文關懷不僅對病人的疾病康復有益,而且對減少醫患糾紛也非常重要。
?
?
圖丨陳緒池正在接受記者的采訪
?
2018年10月底,長期臥床的肖爺爺因“咳嗽發熱呼吸急促5天”被送進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癥醫學科(ICU)。來院時,肖爺爺精神非常差,呼吸急促、血壓很低、全身多處瘀斑,已經出現呼吸循環衰竭,生命垂危,ICU團隊立即為其進行了搶救,24小時不間斷地觀察,及時作出應對措施。
?
經過1周的精心治療護理,老人病情逐步穩定。期間,護士長黃娟帶領護士為老人做專業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為老人翻身拍背、體位引流排痰,在肖爺爺還帶有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輔助呼吸情況下,幫助老人下床活動、洗澡、洗頭、泡腳等。同時,在老人不能說話期間,用字和筆與老人溝通,為老人讀報。
?
?圖丨護士幫助患者泡腳、洗腳
?
為了能盡早脫機呼吸,根據患者肺部感染特點,需行俯臥位通氣技術,這項工作需要多位醫護專業人員緊密配合才能完成:
當時,我們ICU的幾位醫護人員加班加點,分分秒秒守護著患者的生命安全。
徐亮介紹,重癥醫學科的工作是危重患者搶救,在這里已經沒有8小時工作日的概念,只要患者有需要,他們就會立刻出現。
?
?
圖丨徐亮查看患者的病情
?
徐亮清楚地記得,此前,一位重癥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八旬老人經過團隊的救治后轉危為安。后來,經過轉院治療后,老人及家屬提出希望再次回到武昌醫院進行后續治療:
因為他們覺得我們醫院在專業技術方面和其他醫院沒有太大差別。但是,我們給老人進行心理護理,尊重家屬的知情權,和家屬共同商量老人下一步的治療方案,并且還給老人過了一個生日,讓他們非常感動。
徐亮表示,這其實也是對整個團隊辛勤付出的高度認可。人文關懷是終極關懷,也是醫學之本源,重癥人文關懷,團隊一直在路上。
?
?
?圖丨重癥醫學科文化墻
?
隨著重癥醫學的快速發展,專業化的呼吸治療已成為危重癥醫學極其重要的救治措施。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癥醫學科的機械通氣項目得到了世界呼吸照護聯盟主席的認可。同時,美國呼吸治療學會每年在全球遴選并資助3-5名醫護人員作為國際訪問學者赴美學習呼吸治療,徐亮是2018年3位赴美學者中的一位,他深知呼吸治療師對于加速危重病人康復的重要性,一直在積極呼吁和引進呼吸治療師。
?
1996年出生的閆東東和王帥畢業于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呼吸治療”專業,2018年5月,兩人同時被招進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癥醫學科,成為呼吸治療師,也是當時武漢僅有的兩名科班出身的呼吸治療師。
?
?
王帥(左)和閆東東(右)
?
?
?
圖丨閆東東正在幫助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
專業呼吸治療師在國內是一個新興行業,徐主任又是這方面比較拔尖的代表人物,平時在他的指導下,對心肺功能不全或異常者給予治療和護理,也讓我們能夠及時地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
閆東東告訴記者,正是因為有了像徐亮主任這樣的前輩在,每次在臨床工作中,都會更加有底氣。如今,兩人在重癥醫學科已成功開展患者的呼吸管理,幫助呼吸衰竭的患者進行自主呼吸并取得成效。
?
圖丨呼吸治療師王帥(左)和閆東東正在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調整儀器設備的參數
?
得益于科室不斷增強的臨床救治和科研能力,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徐亮肩負重任,帶領團隊奮戰一線,全力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
2020年1月23日起,武漢市7家公立醫院成為發熱門診的定點醫院,其中就包括武昌醫院。在成為定點醫院當天,武昌醫院ICU的16個床位就住滿了新冠肺炎患者。此時的徐亮已經連軸轉了20多天。
?
王帥說,雖然參加工作不久就遇上疫情,但是他并不畏懼:
當時患者身上插著很多的管子,比如氣管插管、尿管等,每次需要給患者翻身的時候,徐主任都會在現場指導我們。所以有他在,我什么都不怕。
?
圖丨疫情期間王帥(左一)和閆東東(右二)在重癥監護室
?
由于危重癥患者病情進展非常快,每天早晨8點,徐亮就要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進入病房,一天只會從ICU出來一次,透透氣吃口飯,再轉身回去:
防護服是嚴密的,不透水、不透氣,所以身上的衣服干了濕、濕了干,人脫水比較厲害。
徐亮回憶說,作為科室負責人,當時承擔了雙重壓力:
一方面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完全未知的病毒,所以說在對于疾病的救治過程當中,我們沒有任何的參考。另一方面,當逐漸知道這是一個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時,作為科主任,我應該考慮到如何去盡最大的可能保護我的同事,時時刻刻提醒他們避免院內感染。
?
疫情期間,為讓病人更好康復,徐亮每天只能休息三四個小時,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了防護服上,即使他戴著手套,也一定會去和每位病人握手。他認為,除了貼在病人耳邊說話,給予言語上的鼓勵外,也一定要有肢體語言的加持,讓患者感受到真正的關愛。
?
圖丨徐亮(右一)為患者加油打氣
?
經過82天夜以繼日連續奮戰,重癥醫學科和全院其他科室共收治新冠肺炎病人1179人,圓滿完成了醫療救治各項任務。
?
圖丨重癥醫學科團隊正在搶救患者
?
圖丨徐亮(左二)團隊與出院患者
?
因抗疫期間表現突出,徐亮被評為“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重癥醫學科黨支部被評為“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基層黨組織”和“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
圖丨徐亮榮獲“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先進個人”
?
?
圖丨重癥醫學科黨支部榮獲“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
?
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快速發展,武漢市武昌醫院重癥醫學科已經被評為武漢市重點專科,同時也是臺灣中國醫藥大學呼吸治療學系院校合作單位。
?
“陽光哥”劉暢、“學霸女宋夏、貼心護士長黃娟......重癥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始終恪守“團結、奮進、規范、嚴謹”的精神,竭盡全力為患者提供全天候醫療服務:
科室每個月還會有兩次外請專家來進行授課,同時,每個月定期會要求醫生閱讀最前沿的醫療文獻,去做讀書匯報,每個月也會舉辦一次沙龍,邀請做周邊醫院的ICU大夫,一起討論熱點的專業問題。
徐亮表示,重癥醫學科青年人員的進步是學科發展源源不斷的力量,青年團隊在科室各項工作中迸發出了巨大動力與活力。
?
?
圖丨徐亮(左一)帶領科室黨員重溫入黨誓詞
?
當前,武漢市武昌醫院正在以三甲創建為主線,緊抓內生動力建設、緊抓專科品牌建設、緊抓醫教研協同建設。重癥醫學科正逐步發展為集院前急救、院內急救、急診監護室和重癥監護病房為一體的綜合性救治中心,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先進的診療設備、優質的服務服務更多患者,守衛著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
?
圖丨徐亮
?
向黨說句心里話
“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是所有醫務人員的使命。作為一名黨員,一名重癥醫學科醫師,一名學科帶頭人,為重癥患者守護生命當中的最后一道防線是我們的責任。無論病情有多重,困難有多大,我們都不會放棄救治。用醫者仁心,傳遞溫暖與感動;用初心使命,彰顯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黨員這個身份,對我來說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得嚴格要求自己,關鍵時刻站得出、沖得上!”
?